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》 -生命週期投資法應用

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獲利公式》的英文書名是「LIFECYCLE INVESTING」,書裡譯作生命週期投資法,這個方法真的令我大受震撼。

我們針對資產配置常常會使用股債配,調整方式看起來也十分合理,年輕時可以多冒一點風險,因此配置較高的股票(波動高、報酬高),到了老年時就慢慢調整成債券高,避免投資部位劇烈波動,自己又在低點需要提領的情況。

坊間常見的配置法是用110(或100)減去目前年齡做為股票比例,如果你是20歲可以配置90%的股票,到了60歲時可能只能配置50%,書裡稱「生日規則」。

另一種做法比較簡單,直接配置部分股票部分債券,定時再平衡就好,書裡多用75%股票來舉例。

生日規則可能只是白費工夫

書裡把這兩種做法的成果拿來比較,令人驚訝的是,比較複雜的生日規則在各方面的表現都不如75%股票到底的投資法,這是很多人的思考盲點。

因為生日規則是從90%股票慢慢到退休時約持有50%股票,年輕時雖然持有90%股票,而且持有時間最長,但關鍵就在於,年輕時的資產實在太低了。

我們的退休規劃通常到退休時可能都會有1000萬以上,但年輕時我們常常連100萬都沒有,因此生日規則是年輕時拿90萬去股市裡冒風險,要退休時卻是放了500萬,到底哪個風險比較大呢

因此答案呼之欲出,75%股票投資法能勝過生日規則,就是因為退休前比生日規則多投入的250萬(1000*(75%-50%)),在股市獲得的報酬超過生日規則在年輕時多投入的部分。

但75%股票法也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,因為書裡還有更好的方式。股票雖然波動較大,相對的報酬也較高,那我們為什麼不多承受一些波動,讓自己的報酬滾得更多呢?

我說的是多承受一點「波動」,但「風險」可沒有比較高喔。

原因就跟上面一樣,年輕時的高股票比例,風險其實並沒有比退休前的低股票比例高,因為持有股票部位相差了數倍,那我們何不把這個差距縮小一點。

如果我現在25歲資產是100萬,與其拿85%也就是85萬在股市曝險,因為我的現金流相較於資產還算強勁(月存2萬在100萬資產時算多,1000資產時就不值一提),所以可以曝險更多,假設我在這時開2倍槓桿買指數,股票資產就是200萬,多投資的115萬就用未來來補,也就是750萬降成635萬,比例約42.3%。

用數學面積會知道,如此一來你的生涯總曝險金額,在25歲到60歲的累計會一樣,以生命週期來看並沒有增加風險,唯一的問題是你在開2倍槓桿時會不會出問題。

什麼是生命週期投資法

「生命週期投資法」可以把全生命週期的儲蓄都算進來,還沒存下的部分跟債券同樣有到期給付的特性,就直接視為債券,並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來設定全生命週期的股債配(書裡稱薩繆森比例)。

舉例來說,你是個保守的人,你的薩繆森比例設定在50%,而你每年可以存下10%薪水,剩下的30年內可以存下300萬,目前手頭上有50萬元可以用來投資,這50萬用生命週期投資法要怎麼做呢。

我們把300萬當作債券,加上現有的50萬,你的總投資部位是350萬,而你希望投資50%在股票,所以是175萬,那你可以在原本的50萬加槓桿,但為了風險控管我們設定上限是2倍,讓股票部位更貼近50%,等你的預期儲蓄(債券)慢慢轉為實際存款並投入股市後,你的槓桿比例會慢慢降低,最後還得主動配置債券以符合薩繆森比例。

更驚人的來了,與75%股票投資法相比,50%的薩繆森比例(即股票比例從初期200%漸變至末期50%),可以獲得一模一樣的平均期末金額,而變動範圍更小,白話來說就是「報酬相同,風險變低」。

這是個很不符合直覺的投資法,大家已經習慣槓桿=風險,加槓桿可以降低風險,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??

關鍵就是我們把傳統股債配裡,退休前過高(絕對值)的股票曝險部位,挪一些在年輕時先承擔,不只增加投資部位的年期,比起退休前股票部位遇到肥尾風險,你一定會更希望年輕時就遇到。

簡單來說,重點就是「分散」,分散是投資裡「免費的午餐」,標的的分散可以使用指數化投資達成,而時間的分散就要靠生命週期投資法

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,但因為計算過多也有點難懂,裡面做了96年的投資回測,也針對未來更差的情況做了蒙地卡羅模擬,看了兩次的我相信書裡的論證基石,也會試著去使用生命週期投資法。

當然槓桿的風險常常是在於心理,所以建議有心要使用的朋友,至少先把書看完,全盤了解後再來使用,如果連書都看不下去,可能目前還不適合。

生命週期投資法進階應用

接下來我們可以再把生命週期投資法進階一下,再強調一次,下面所稱的「股票」投資都是「指數化投資」,這本書的立論基礎就是「分散」,不只利用生命週期投資法分散時間風險,也要利用指數化投資分散標的風險。

長期投資風險不一樣

對你來說在規劃退休投資時,最大的風險是什麼呢?

很多人會把短期交易的「風險」直接視作長期風險,其實短期注重的是波動,而長期投資重要的應該是期末金額,也就是人還沒死,錢卻花完了

如果你認為退休需要金額是1000萬,這樣用4%法則你可以一年提領40萬,對你來說是個不太高但可以接受的數字,因此你在退休規劃不敢太過樂觀,設定1200萬還覺得不太夠,因為萬一退休時遇到30%的熊市,那你的退休生活品質可能岌岌可危。

為了再保守一點,使用75%股票法的你可能要規劃更高的金額,為此你得存下更多錢,卻也相對擠壓了現在的生活品質。

說白了,你能活到幾歲也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,為了不確定的未來,卻要犧牲確定的現在,這種規劃好像不是太明智。

如果有種規劃方式,可以讓你不用提高每個月的儲蓄金額,平均卻能增加63%的報酬,你會考慮這個做法嗎?

不用說你也猜得到,能增加報酬的做法,當然是增加股票的比例了,那你一定會問,風險怎麼辦,報酬一定伴隨著風險啊。

這個做法的風險(波動)當然比較高,但最終金額的「絕對值風險」,也就是最終金額的最小值,卻跟75%股票法一樣。

沒看錯,就是一樣。用200/83的生命週期投資法,即使你到退休仍然有83%部位的股票,但你的最差的情況下資產會跟傳統的配置一樣,而平均金額高了62%、最大值更高了71%。

83%比例的生命週期投資法與75比例傳統投資比較

我們常常陷於風險的相對水準,但對個人來說,風險就是在於投資週期走完能獲得多少錢,如果最差的結果都能符合我們需要,那還在意風險做什麼。

你其實沒那麼需要債券,生產力就是你的債券

很多人會視槓桿如洪水猛獸,但這本書就是推薦你槓桿,年輕時應該要保持200%的槓桿部位,生命週期投資法,就是把你生涯的儲蓄視為債券部位,配合全週期的股債配比例(書裡稱薩繆森比例),在股票部位不足薩繆森比例時使用上限2倍的槓桿。在上面這個能勝過75%股票法的例子裡,使用的薩繆森比例是83%。

在台灣的融資利率比較高,所以要實現2倍槓桿,我們能用的大概只有期貨或正二,另外也可以使用低利的信貸或股票質借來實現兩倍槓桿

看到「槓桿」2個字,有點經驗的投資人可能就會想到斷頭了,畢竟如果遇到劇烈行情被斷頭出場,那就別說什麼獲利高出多少%,直接畢業都有可能。

其實這個方式的關鍵是在於「再平衡」,當股市開始走跌時,就要調整部位保持著2倍的槓桿,例如你利用期貨在15000點時買了一口小台,放入375,000元,槓桿比例正好是2倍,但之後一路走跌,跌到12000時你的保證金剩下225,000,但需要300,000元才能保持2倍,在這時候就要調整部位了,不能等到斷頭。

當然還是得再強調,槓桿的危險從來不是在工具,而是使用人的心態,當你可以用2倍槓桿,或許比人家多賺20%的獲利,那你忍不住會想,如果用3倍、4倍、5倍呢?

我認為「生命週期投資法」的思考方向是每個人都要會的,但是否要真的用2倍槓桿倒是有待商榷,如果你本來使用100%的股票部位就能達成投資目標,就不需要再多冒心理上的風險了。

結語

我知道有人聽到槓桿就直覺認為很危險,甚至認為是增加風險以獲得報酬。

這個做法的確比單純的指數指數更多了許多注意事項,但也絕不是單純增加風險以獲得報酬。

回到前面的例子,如果我現在25歲資產是100萬,與其拿85%也就是85萬在股市曝險,因為我的現金流相較於資產還算強勁(月存2萬在100萬資產時算多,1000資產時就不值一提),所以可以曝險更多,假設我在這時開2倍槓桿買指數,股票資產就是200萬,多投資的115萬就用未來來補,也就是750萬降成635萬,比例約42.3%。

用數學面積會知道,如此一來你的生涯總曝險金額,在25歲到60歲的累計會一樣,以生命週期來看並沒有增加風險,唯一的問題是你在開2倍槓桿時會不會出問題。

另一方面,我們知道股票的報酬會優於債券,所以在年輕時儘可能增加資產,就是降低未來風險最好的方式。

舉例來說,你希望的退休資產是1000萬,那1200萬下跌20%就會低於這個金額,而1500萬下跌33%時還是高於這個金額,雖然1500萬那組波動更大,但實際上風險並不會比較高。

所以生命週期投資法只改變你幾個觀念,但卻可以減少風險又增加報酬,這是我認為跟一般開槓桿不能相提並論的原因。

最後要提醒的是,這本書教的方式雖然有用,但一定要看完注意事項以後再去執行,不是無腦開了兩倍槓桿就是生命週期投資法,fb無法講得太多,所以我才用說書影片的方式呈現。

如果連我的新影片都看不完的,強烈建議不要執行這樣的投資。

\
三明治先生
三明治先生
文章: 74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