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》——認識自己也認識他人,是關係和諧幸福的關鍵
看到這本書名我就想買了,因為這個作者的前一本《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》,是我最推的一本親子書,除了內容很實用以外,文字也很療癒,陪伴我度過艱難的新手爸爸時期。
這本《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》延續同樣療癒的文字,但把對子女的愛再擴大出去,夫妻、家人、乃至於朋友的愛,這本書收集了讀者的各種來信,再用心理師專業解析,而且內容很淺顯易懂。
書裡就講了,人際關係是雙向的,所以你不只應該自己讀這本書,也要推薦給你所愛之人也讀,這樣你們之間的溝通才會更順暢。
我最有印象的故事是一名老先生,因為生病而需要復建才能行走,他本人想用思考的方式找出解方,而太太在不斷要他運動未果後,感到氣餒又憤怒,認為自己明明是為了對方好,卻變成像個老媽子一樣,而對方不生氣也不怨恨,反而顯得很抽離。
書裡認為每個人都有三個門:思考、感受、行動。而故事這位先生就像關上了感受之門,而太太則是關上了思考之門,他們開啟的門不同,正是形成兩人關係緊張的原因。
書裡說「陷入困境時,我們會希望深愛的人與我們像一點,做出更相似的反應。」但當這位先生自顧不暇,正在嘗試用自己的方式來復原時,怎麼有心力去顧及太太希望的反應呢?
另外,正因為人際關係是雙向的,當你遇到自己無論如何都在意的事,或是某個特別讓你生厭的人時,要注意這是不是你自己的某個投射,書裡很多地方都會帶你挖掘自己的真意。
書裡另一個故事是一名男子來信,自述在大學時有一段難忘的感情,而這個女生藕斷絲連了很久才結束他們之間的關係,這使他身心俱疲,不只失去了原本的大好前途,還得了憂鬱症。
後來他結婚生子,而經過40年後,這位前女友與他恢復連絡,這使太太很不滿,但他本人則認為自己所有的簡訊、電子郵件都會坦承不暐,而且認為這是修復過去創傷的方式,而且,對方跟他堅定承諾不會當狐狸精,他們為此而爭執。
作者說,這個來信的讀者就像「困在人生這輛車的後座,對於駕駛沒有載他們到他們想去的地方感到不滿。」
他先是抱怨前女友分手的方式讓他痛苦,又怪她害自己學術成就沒有飛黃騰達,最後在妻子對他出軌的疑慮下,他的保證只有「對方承諾不會當狐狸精」。
他好像對一切都沒有主導權,在妻子的疑慮下他採取被動(簡訊給你看,對方也有保證),可想而知如果最後他選擇向妻子屈服時,應該也會跟前女友說因為他太太很反對所以不能跟他來往吧。
作者給他的建議是,不論要往哪個方向開,都一定要坐上自己人生的駕駛座,好好握緊方向盤操控這台車才是。
書裡的例子有很多個,稍微對心理學有興趣的人,可能很容易就從這些案例找到某種依附類型,或是他們屬於什麼MBTI性格等等。
書裡倒不建議這麼做,尤其是對於自己的歸類,因為當你給自己「定義」了某種典型性格後,我們就給自己的感受安上了「合理性」:因為我是某某性格,所以就會有這樣的做法。
當你即刻定義了自己,並花很多時間去「研究」INFJ性格的人會有什麼反應時,你就沒有時間好好認識自己。
這是一本帶你認識自己,同時也更能同理所愛的人的書,「所有的幸福家庭都是相似的,每個不幸家庭都有他自己的不幸。」我認為幸福家庭的相似點,就是所愛的人都能相互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