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爺孫金會騙》感人的祖孫情,其實是理財舊觀念的捆綁,放手才能飛翔

《爺孫金會騙》(Lolo and the Kid , 2024)是菲律賓片,我可能是第一次看菲律賓片,結果出乎意料的好看。

看到片名我會想,這可能是一部以騙為主題的喜劇片,結果完全不是,我覺得這個取名的人真的有問題。

首先英文片名根本沒”騙”這個字,而且電影開頭費盡心思塞了一段這對爺孫精湛的演技,就是想騙過觀眾,結果觀眾在片名就已經知道這對爺孫是演的了,真的是會片名害到。

但整體而言,這部片在描寫爺孫間的情感還是相當不錯的,那種相依為命的革命情感,與其中一人開始想往前邁進後,另一人雖然不捨但選擇成全的揪結,仍然是值得推薦的片。

而我認為,他們爺孫的相處模式,正是許多人難以克服的投資難題,問題常常不是出在外在的方法,而在於內心的金錢觀。

他們習慣在有錢人——尤其是特別渴望有孩子的:不孕症、喪子、同性戀等等——家門口裝可憐,因為他們演技很好,臨場反應又棒,所以總能用一下午的時間就騙到對方收養這個小孩。

接著他們會在家裡搜括一些值錢的東西,連夜運出去後隔天賣掉換成現金,然後去吃喝玩樂一番,等沒錢後再故計重施。

劇中特別有意思的是他們在銷贓過程的討價還價,黑市老闆會說你這台筆電型號太舊了,根本賣不了錢,而爺爺會不斷抱怨這個老闆太黑心了。

有一次他偷了一台全新的筆記,但老闆說這台只是外觀新而已,型號已經超舊了。

你會發現他們進的屋子都還滿有錢的,但小孩總是拿電腦跟一些小電器出來,結果這些東西都賣不了幾個錢。

這就有點像投資人進到股市這座金山裡,結果只靠當沖賺了一些”便當錢”還沾沾自喜一樣。

而這對爺孫賺到”便當錢”後,就拿去吃喝玩樂,完全沒有想為未來做打算的意思,但你說小孩不懂事也就算了,爺爺怎麼也都不會想把錢存下來呢?

很有意思的是,即使你看他們倆做的是違法的勾當,爺爺對孫子的教育還是很重視的,他會要求不能罵髒話、要做個正直的人。

問題在於他不認為自己靠演技謀生有什麼不對,套句他自己的話「這世界只有兩種人,騙人的人跟被騙的人。」

很明顯,爺爺過去有嚐過人情冷暖,而且他原本是被騙的那個人,而有了孫子後,他得想辦法生存下去,所以他要當騙人的人,在他的世界裡,這就是賺錢的唯一方式,因為過去的他再怎麼努力,最後還是窮困潦倒。

這反映在他花錢的習慣,他雖然也會騙人,但自認是那種「被騙的人」,錢只要留在他身邊,只要他想努力向上,這些錢早晚會被騙走,因此他只能把錢花掉,省得被騙走。

他沒有「投資」的概念,但他騙的那些有錢人都有,在討論領養的騙局裡,爺爺會跟有錢人聊許多未來的規畫,漸漸他發現,這些有錢人並不是「騙子」,他們的錢並不來自於騙人,而更多來自於「教育」。

最後爺爺選擇離開孫子,孫子也有更好的發展。就像我們有時也得拋下舊有、有害的金錢觀,才能發展自己的投資之道。

有人的金錢觀是有多少花多少、有人認為股票不能碰、有人認為能賺錢就是好方法,這些都是「有害的金錢觀」,需要及早離開。

故事的最後很感人,他們爺孫久違重逢,一起去做以前做過的事,包括銷贓、偷東西,這些雖然還是有害的行為,但小孩已經成長到足夠強大,足以跟自己有害的金錢觀共存了。

如果你也覺得自己總是存不了錢、投資總是賠錢,也許問題出在金錢觀上,你得學習正確金錢觀與投資方式,等自己足夠強大了,再回過頭來與舊有金錢觀和解。

即時行樂、認清股票風險、追逐報酬都不是錯的金錢觀,與「前面有害的金錢觀」只差在程度問題,如果你足夠強大,你就可以把這些金錢觀融入到自己的投資之道裡。

三明治先生
三明治先生
文章: 7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