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潛能是如何被教育抹殺的,從《怪獸大學》看《隱性潛能》
《隱性潛能》是2022年神書《逆思維》作者亞當.格蘭特的新著,這本書延續了紮實的理論基礎,同時更多了一些熱情。
大家看過皮克斯動畫《怪獸大學》吧,大眼仔一去到學校就被奚落,認為他根本不是進電力公司的料,因為他長得不夠「可怕」。
不只同學這麼想,連學校老師與院長(郝刻薄)也這麼想,在怪獸大學裡所有的課都圍繞著「更可怕」來前進。
但如果你有印象,劇中有一段是大眼仔帶著社團(萬事OK社)的成員去到電力公司,他說沒有一個「驚嚇專員」是同質的,每個人各有不同的可怕之處。
裡面有很老的驚嚇專員,也有三顆頭的鳥怪,這些都給了社員們莫大的激勵。
但你可注意到,裡面每個驚嚇專員旁邊,都有一個規劃員,他們拿著一本簿子規劃嚇人的方式,而且不實際參與嚇人。
換句話說,這個規劃員不用長得很可怕,而這也是大眼仔最後進電力公司實際做的工作。
以前看《怪獸大學》時,覺得大眼仔未免不自量力,畢竟他真的長得不可怕,但回頭仔細一看,原來他早就知道有這個職位,記得嗎?他主動帶社員去觀摩的。
所以他其實知道自己只要好好學習驚嚇知識,最後就能在電力公司發揮專長,但學校不這麼認為、同學也不這麼認為,最後連他自己也迷惑了。
過程中他也努力讓自己變得「可怕」,甚至不惜偷用傳送門去人類房間,還好這是兒童動畫,否則就會是教育系統成功扼殺潛能的實例。
《隱性潛能》帶我們從個人面向做起,藉由個人品格的三項練習,就像給潛能園地翻土,讓潛能得以生長。
第一項品格技能叫「主動追求不適感」,這會是你進步的捷徑,事情做起來尷尬,你才會學到更多。
第二項品格技能是「向海綿學習」,這裡指的不單是吸收,更重要的是「過濾」,少了過濾這個步驟,你會像不斷充氣的氣球一樣超負荷。
第三項品格技能是「侘寂之美」,認清到自己不完美,也不可能完美,但只要每次比前一次更進步,就是個人成長的侘寂之美。
《怪獸大學》的大眼仔做到了第一項,即使大家都看衰他,他仍然不放棄,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在學科方面簡直是學霸,但他少了像海綿一樣的過濾,吸收太多有害的雜訊,而且急著想成為完美的驚嚇專員,最終讓他一度超出負荷。
接下來《隱性潛能》一書帶我們建立由外而內的鷹架,這就像給潛能園地施肥,適當的外部幫助可以讓潛能生長得更強壯。
第一種鷹架是「刻意玩樂」,靠意志力養成習慣是不會成功的,人天生就有把喜歡的事做好的傾向,我們要把評估練習的基準,由他人評判的結果,改成自己是否樂在其中。
第二種鷹架叫「繞道而行」,當你覺得自己遇到阻力時,最重要的不一定是克服阻力,就像在山上遇到大石頭擋路,有時候只要繞過去就好,最終一樣可以到達山頂。
最後一個鷹架叫「信念系統」,相信自己做得到,或是因為某種高於自己的信念而努力,例如他人的承諾、對整個社會貢獻、或是給兒女的榜樣等等,會產生一股拉力讓你發揮更大的潛能。
《怪獸大學》的大眼仔一開始非常有信心,他的信念鷹架搭得不錯,但遇到阻力時(自己不夠可怕)卻忘了可以繞道而行,反而不斷留在原地推那顆他推不動的大石頭,最終一度讓自己失去信心,而練習驚嚇技能也沒這麼有趣了。
如果你想發揮自己或是家人、團隊的潛能,我認為這本《隱性潛能》會是你最好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