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治的底層邏輯與教學的盲點有異曲同工之妙
一直有避免聊到政治,因為覺得政治是各說各話,大多數的人是看立場說話的,所以講了也沒意思。
不過那天覺得參透了政治的底層邏輯,任何底層邏輯都是值得分享的,以下的A陣營請自由代入你喜歡的政黨,B陣營則代入你最厭惡的政黨,應該都可以成立。
【知識的詛咒】
知識分享最難的部分叫知識的詛咒,你分享的知識常常是建立在另一些知識上,但看你的文章的人,很可能沒有那樣的「基礎知識」,也就是對你來說的基礎,對別人來說可能是新知識。
舉例:
A陣營的支持者會說,B陣營的某某人滿嘴謊言、只會作秀。
B陣營的支持者看了很不服氣,認為對方空口白話,連哪一部分是謊言,哪一部分是作秀都沒講,純粹用「這個人不可信,所以我不相信」這樣互為因果的空泛論述。
但A陣營也認為,明明到處都有他說謊、作秀的證據,例如有十萬粉絲的A陣營KOL、或是有30萬成員的A陣營社團裡,大家都討論到爛掉了,你不知道不能怪我啊。
B陣營的支持者可能根本沒看過這些內容,或是看了,只是認為「這個不可信,所以我不相信」。
在「知識的詛咒」作用下,討論是不會有結果的。
【供給與需求的落差】
有時候老師只顧著講他想講的,可能因為本身對理論很有興趣,卻忽略了學生想要的是立即可以實用的,甚至是可以賺錢的生意,根本對做學問沒興趣。
舉例:
B陣營做出了一張圖卡指控A陣營的某某人滿嘴謊言、只會作秀。
A陣營看了很不服氣,於是作出一張打臉圖卡反擊。B陣營則又推出另一張圖卡來加強論點。
A陣營的支持者認為B陣營的邏輯有漏洞,於是抓著指控內容的缺陷到處澄清,殊不知人天生喜歡聳動的謠言,而謠言被澄清以後就沒有爆點了,大家就興致缺缺了。
B陣營其實正是利用了這點,你講再多邏輯、闢謠什麼的,就像在做學問一樣無聊,大家只想聽更實用的,可以立即刺激多巴胺的內容。
【模糊的美】
很多時候老師會把細節講得很清楚,否則豈不是淪為人云亦云嗎,但學生根本不想聽,跟前一個有點像,這裡專指有些理論需要模糊帶過,否則反而分散了焦點。
舉例:
B陣營的某政治人物C做了錯事,A陣營要求他出來說清楚講明白。
C出來開了記者會,但卻回答得不清不楚,只說一切已經進入司法程度不便說明。
A陣營認為C有責任向大眾說清楚,不斷追著這個議題打,結果C索性直接神隱。
這段時間A陣營不斷開記者會砲轟,甚至讓立法委員杯葛議事抗議,結果反而讓B陣營有了理由,說A陣營不尊重司法、置立法程序如無物。
這就像戴著口罩的臉孔,大家會自行填入最帥/最漂亮的鼻子與嘴巴,當沒有人說得清楚時,兩邊的支持者會自己代入自已認為的事實,硬是要探究沒有證據的結果,最後反而會模糊了焦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