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看別人破產的例子,找到你的股市現實感

每次看到在還債的藝人都覺得很唏噓,除了明明欠了一屁股債還得上電視賠笑臉以外,也是感慨他們當紅時賺的錢,其實對一般人來講是花也花不完的。

就像許多NBA退役球星都是吸毒而破產,樂透得主也常常在幾年內就破產,我覺得他們都是因為錢得來太容易了,所以失去對錢的現實感。

當然,除了樂透得主外,大多數人的錢不是憑空得來的,他們先在自己的領域做出一番成績,才有資格得到這麼多酬勞。

但他們做出成績的過程可能是基於興趣,或是沒想過原來這個專長可以賺這麼多錢,所以獲得高薪後覺得賺錢很容易,等到退休或名氣下滑後,卻無法即時改變花錢的習慣。

這個現象其實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遠,大多數人在脫離學生時代出社會時也經歷過,就是你原本領著打工、研究生的微薄薪水,還要課業工作兩頭燒,突然出了社會後不只整體工時變少了,薪水還增加了好幾倍。

年輕時的錢真的很敢花,因為當時突然薪水變高時間變多,存錢、退休規劃什麼的都還太遙遠。

但隨著工作年數變高,你會慢慢習慣這樣的金錢現實感:工作也沒多輕鬆、錢也沒領多少。

應該很多人是到某個年紀,才驚覺原來照自己這樣的模式,別說買房子,連退休規劃都有問題吧?

像我就是到了房子買了、小孩生了,才開始覺得之前那樣的模式是不行的,也才認真學習理財。

有另一種跡象也是還沒認清錢很難賺,沒有「金錢現實感」的表現,他們以為自己在網路看了一些技術分析、選股指標,就能在股市裡大賺特賺。

很簡單的道理,如果你研究一年覺得這方法很有用,請問你認為有多少人研究三年、五年甚至十年?他們憑什麼輸給你。

這有三種思考方向,一是這方法其實沒用,所以研究越久不一定越厲害;二是這方法很有用,自己只研究一年不可能贏過10年的。

這兩個方向都指向,既然你只投入了一點時間,就別妄想這個方法可以帶你發財。

當然還有最後一個方向,那就是自己是天才,做什麼都能贏,這樣的人也不需要看這篇文章,所以這裡就不討論了。

股市並不是無限的金礦,比較像是多軍與空軍在比腕力,一邊壓進一點另一邊就得倒退一點。

你會在一些討論區看到這類的文字:「某某股是送分題」、「只要好好篩選長期持有,要賺錢並不難」、「看好趨勢每天沖一點便當錢,不要貪」。

這些說法都指向一個觀念,那就是賺錢很容易。

大多數人都領著自己並不滿意的收入,所以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知道,賺錢真的不容易,但一到了股市當中似乎就被套上一層濾鏡。

沒有現實感會不斷侵蝕你的財富,你付出勞力與血汗,不是為了在股市當中輸給別人,很多時候你仍然會賺錢,只是沒有賺到應得的份,因為有些被你「輸掉」了。

我會建議大家回想出社會後,什麼時候認清現實,發現錢不能亂花,要好好存下來的那個心情,好好去把自己對股市的現實感找出來。

跟我們人生一樣,腳踏實地的努力終究會給你回去,我這篇文章要講的不是做哪種投資才能成功,我相信只要有十年潛心研究的功力,什麼投資方式都會成功,但這裡要提醒的是,在你十年神功大成以前,你要用什麼工具來拿到你應有的報酬?

三明治先生
三明治先生
文章: 8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