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財富自由」桌遊介紹,台灣版的「現金流遊戲」從遊戲學理財
財富自由桌遊介紹
基本介紹
玩家人數:4-6人
遊戲時間:60-90分鐘
規則介紹
STEP1:遊戲一開始,每位玩家先選擇一張職業卡以及喜歡的木頭小人。
STEP2:將職業卡中的資訊謄寫到資產負債表上,你會發現收入和支出的狀況非常的”真實”。
STEP3:拿起你的小房子,選擇一個在外圈中藍色格子的夢想,這就是你在遊戲中的終極目標!
STEP4:遊戲即將開始,每個玩家都會從台灣島(內圈)開始進行遊戲。你會在遊戲中領薪水、消費、失業、生小孩,當然最重要的,你也會有機會投資和創業,創造自己的財富自由。
適合年齡與族群
13歲以上
1. 想增加理財能力的小資族
2. 想讓退休財富進一步成長的上班族
3. 想讓家中小孩增加財商概念的爸媽
4. 想和朋友揪團同樂的桌遊愛好者
遊戲目的
簡化來說,一般人要達到財富自由(指被動收入超過生活開銷),一定是經過儲蓄→學習技能增加多元收入→創造持續性收入→再增加收入→財富自由。
遊戲的開始會在「朝九晚五圈」,這圈裡就是不斷繞圈、領薪水、投資,設法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,才能到外圈的「財富自由圈」,在這裡可以追求夢想,也有更高等級的投資機會。
一開始大家的條件不同,有的人職業是醫生,起手就有大筆現金,月現金流更高達了51,000台幣;可能也有人是保全人員,月入28000只能產生7000的現金流。
跟真實人生一樣,大家起跑點本來就不一樣。
但這遊戲設計妙處就在於,就算你是保全人員或行政人員,雖然薪水硬是差人一截,但只要量入為出,有時也能化劣勢為優勢。
在這個遊戲裡可以學習到記帳的重要、投資的評估、貸款的選擇、保險的重要等,其實也是真實生活中理財最重要的幾件事了。遊戲裡還會隨著時間而有不同的人生階段,30歲、40歲、50歲都會有不同的課題。
如果對這款「財富自由」桌遊有興趣,歡迎使用我的折扣碼:stockwich,在官網購買結帳頁輸入後,記得確認右邊有顯示折價券,會免費加贈隱藏職業卡1份(市價399)
與「現金流遊戲」的不同
現金流遊戲已經是20年前開發的了,而且時空背景是在美國,所以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到這款遊戲,可能也會覺得代入感不強,就是跟自己會有一段距離,不會覺得身歷其境。
當然效果還是會有,只是有切身之痛的話,一定能讓你印象更深刻。
《財富自由》全部以台幣計價,背景也設定在台灣,你可以買下新竹的出租套房,也可以買台積電股票,更可以加盟87度c或7-12超商等。
而薪水設定也很真實,例如行政人員收入就是22k,雖然現在22k已經走入歷史,不過這遊戲設計的時空就是當時,因此物價設定也是符合那個時期,相信看到這些內容一定會很懷念。
從遊戲學理財
職業選擇
這遊戲的職業是自由選擇的,因為滿多樣化所以應該滿容易選到自己喜歡的職業,而與一般桌遊不同,這遊戲也沒什麼勾心鬥角,多數是各玩各的或是合作,因為只要達成自己的目標(後述)就是贏家,而且光是計算自己的財務就滿頭大汗了。
細看每個職業卡會發現還滿不公平的,例如行政人員薪水低開銷低,但月現金流才5000,反觀工程師、水電工或上面的醫生,月現金流就有好幾萬,怎麼看都是他們比較容易達成目標吧。
這其實滿像我們一般人的想法,我們會覺得自己是小資族,所以財富自由離我們太遠了,網路看一些財富自由的經驗分享時,也不禁會想,如果我的薪水有這麼高,財富自由本來就離我不遠了。
所以到了遊戲裡,很多人直接就選擇高薪、高現金流的職業,結果玩到中盤才發現自己中招了,因為財富自由的關鍵,並不是在於有多少現金流,而是在於被動收入要高於支出。
開源節流
只要玩過「財富自由」桌遊,一定會理解到,財富自由的關鍵,除了創造被動收入增加月現金流高外,也要兼顧低開銷,在現實在活中就是要兼顧「開源」、「節流」兩方面。
而在這兩個選項中,節流又比開源重要一些,在收入相同的情況下,降低開銷不只是能增加現金流量,更能降低財富自由的難度,所以節流可以帶來雙重好處。
你一定也看過開銷很低的省錢達人,但老實說那跟高現金流一樣,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,在職業卡裡你會看到,開銷被分成了房租、交通費、電信費等。
假設你是富二代,從小生活環境就是這樣,你真的可以省到哪裡去嗎?遊戲設計開銷是固定是有理由的,我們的開銷很大程度與自己的職業有關係,如果身邊每個人都年薪200萬,你自然會思考小孩要上私幼的可能性。
所有的理財都建立在「控制支出」→「增加收入」→「建立持續性收入」。
控制支出在遊戲中是跟職業綁定的,但只要你嘗試過月現金流5000的行政人員,又當過月現金流51000的醫生後,你肯定會知道現實生活中,控制支出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在自己可以達成的範圍內儘可能減少開支,就是邁向財富自由的關鍵一步。
第二步是增加收入,這裡指的是本業的收入,想想看22k薪水的行政人員,要達到30k會很困難嗎?但現金流整整多了8k,是原本的1.6倍,只要支出不要跟著膨脹,財富自由真的指日可待。
投資
注意到了嗎,代表投資的「建立持續性收入」,在步驟上是放在最後一位,這可能跟很多人的想法恰恰相反。
遊戲中投資分成房地產、股票、加盟/創業,其實也包含了現實生活中的八成以上的投資項目。而所有的投資都是以踩點翻卡方式呈現,這也是遊戲的巧思之一。
現實生活中好投資也是隨機出現,你可能滿手資金,但遇到股市過熱、沒有適合房地產、就算加盟品牌有很多種,也可能沒有適合的店面。
很多人對超出一定數字的金錢會有不安全感,對他們來講,投資失利是一回事,一大筆錢放在身邊就是會手癢。
在遊戲裡就以財富自由的時間壓力來表現,每個人的目標都是遊戲結束時財富自由並完成夢想,但隨著遊戲進行,手邊的現金如果還沒用到,可能就會著急起來。
人一急就容易失去理智,這點無論在遊戲中或現實都是一樣。
遊戲中也設計了一些沒那麼好的投資機會,以產生現金流的角度來講是不划算的,雖然只是簡單的數學,但急於達成目標時卻很少有人注意。
第一次遊玩的人,很容易就會在中後期陷入資金不足的困境,這時你才發現,投資真的不急於一時,好投資一直都會有,只是你會沒有錢。
現實中這種心態我們稱為FOMO(錯失恐懼),最常見於有「老師」或親朋好友報股市明牌的情況。
很多人進入股市都是這樣虧錢的,聽到明牌後,看到一點上漲就開始擔心自己沒搭上車,結果就接到了一大波的下跌。
投資最重要的就是冷靜評估,這點在你玩過遊戲(或吃過FOMO的虧)以後,一定會有深刻體會。
股票
遊戲中的股市設計也是十分有趣,因為漲跌是完全隨機的(用骰子控制),也是參考「隨機漫步」的理論。
雖然遊戲中只有三種股票:台積電、統一、台新金,乍看之下覺得有點少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是有上千檔股票任君挑選,只有三檔哪夠啊!
其實你仔細看就會發現,原始價格來說,這三檔股票代表了我們市面上常見的三種類型:成長性高殖利率低的股票ー台積電、成長性低殖利率高ー台新金、還有一種是成長性殖利率都不優的統一,也是資金效率低的陷阱題,而這都要經過仔細評估後才會發現。
當然,遊戲特有的股價漲跌系統調整後,好壞標的也可能風水輪流轉,所以玩這遊戲要紙筆不離手,不斷評估資金效率。只是個遊戲都這樣,也可以反思一下現實有沒有更認真的空間。
當然遊戲中股票的設定,是比較側重殖利率一些,現實生活中可能還會有公司成長帶來的股價上漲,不過對一個入門新手來說,從定存股入門了解股市的運作,雖然起步慢一點,至少也不會跌跤。
房地產
遊戲裡的房地產也兼具收租與增值兩個面向,買進房地產乍看樸實無華且枯燥,但在貸款的設計裡,房地產其實潛力滿高的。
例如購買高雄套房時,你需要準備30%頭期款,其他70%則跟銀行貸款,這麼一來等於是2倍以上的槓桿,只要細算利息支出後,就可以知道這是不是筆划算的投資。
每個房地產都是獨一無二的物件,當中有些是夢幻般的存在,也有陷阱般的假資產,在遊戲的過程中要睜大雙眼,我想更重要的是當夢幻物件出現時,你的手裡應該要有足夠的現金。
創業
創業的部分也是十分有意思,創業時你是無法評估投資報酬率的,但遊戲藉由巧妙的設定,讓你也有可能獲得超額的報酬。
現實的創業不也是這樣,五年內陣亡率高得嚇人,但能存活下來的,就有機會獲得豐厚的報酬。
不管在遊戲或現實,如果只靠創業想財富自由,跟信仰之躍沒有兩樣。我認為創業可以作為執行塔雷伯的「槓鈴策略」裡的「長尾」部位,也就是用較低的部位,配置一些可能產生爆擊的投資。
這些投資的特色是低成功率高報酬,但只要經過適當的計算,就可以獲得更好的期望值,這或許是比較困難的挑戰,但藉由遊戲的體驗,你會深刻感受到高手就會贏在創業的選擇。
貸款
說到這款桌遊最好的一點就是關於貸款的設計了。
大家回想一下,以前對於借錢的想法是好還是不好,房貸倒是還好,畢竟也沒多少人有能力一次付清的,但對於車貸、信貸、學貸等等呢?
以前對我來說借錢都不是什麼好事,父母以前最常講的一句話是:「幹麻給銀行賺利息」。
我印象很深刻,唸書時我很幸運,父母都沒讓我背學貸。但那時我第一次聽到有人說,因為學貸利率很低,所以雖然他們家負擔得起,還是先借好借滿。
我那時完全不能理解啊,借好借滿,就算利率只有1%多,也是送了利息錢給銀行不是嗎。
後來我慢慢了解了,原來學貸真的是一個很好用的借款手段,也才理解到資金是有成本的,如果有人願意用低成本提供資金給你,那就是一個很好的投資了。
但我同時也發現,很多人沒有這種觀念。所以我們會看到有些人(尤其是高科技業),房貸利率明明只有1.6%,但他很努力賺錢,最後在五年內把房貸還完。
五年耶,我房貸打算三十年慢慢還,因為我們說過,指數化投資的年化報酬率大概是8%左右,只是風險規避得太澈底的人就享用不到這甜美的報酬。
《財富自由》這款桌遊在貸款的設定上,除了像是房貸一樣的抵押型貸款,例如你要投資高雄套房就需要30%的頭期款及70%的貸款;另外每個職業有不同的信貸額度,由低到高分別是200、400、600萬不等。
這也很貼近現實,投資房產本來就沒有人存到足額才開始投資的,只要產生的現金流能夠抵銷貸款就可以了。
這跟很多人的觀念可能也不太一樣,大家以前看實體投資,可能是看多久能「回本」,例如每年收租5%,20年回本。
但《財富自由》試圖告訴你的是,多久回本其實不是重點,以財富自由這個目標來看,遊戲中設定每100萬的貸款每個月會產生負1萬的現金流,所以當它每100萬能產生超過1萬的月現金流時,這就是筆好的投資。
當然,在遊戲中還是有設定一些風險存在,除了不是每筆投資都是好的投資外,例如在升息的狀況下,你的月現金流會減少,可能就變成一筆不划算的投資,但同樣的,房產也是有房市大好而獲利的機會的。
而在職業的選擇上,加入信用貸款額度也是很巧妙的設定。
很多人覺得公務員死薪水,業界隨便跑個外送都能超過公務員的薪水。但他們沒注意到的是,公務員的薪水還有波動低的好處。
跑外送或許極限可以到月入十萬,但如果遇到一些系統性風險,例如平台全面調降抽成、或是像2020年疫情最嚴重時,大家連外送都不敢叫的情況,這波動就可能讓你生活陷入困境。
這在遊戲中,就以信貸額度來量化,工作不可取代性高、收入也高的信貸額度就高,反之就給比較低的額度。
這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發,不管你把它叫取得貸款的能力,或是職業的安全度,總之這項指標會在你往後的遊戲過程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其實現實的投資上也是。
人脈
這款遊戲在交易系統與人脈上也下了不少工夫,前面說過,所有的投資是以踩點翻牌的方式,裡面還伴隨著一些比較雷的投資標的,所以有時玩了幾輪也沒辦法遇到好的標的。
這時還有一種選擇,找人脈幫你。
遊戲中可能會有運氣很好的玩家,早早就遇到了好標的把錢花完了,還有一種就如上述的地獄倒楣鬼玩家。
這時好運玩家即使翻到好投資,也沒有錢再投入了,就可以拿到市場上兜售,金融市場是很現實的,所以一定會收取一些傭金。
但如果你付了傭金,也不代表你買貴了。
就是因為你遇不到好投資,才需要透過別人來買;而對方雖然沒錢投資,但放棄並不會有任何損失。
就像一方提供服務,一方支付報酬一樣,是再自然不過的事。
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有相同的情況,其中一種是朋友知道一支「明牌」,特地跑來跟你說。
當然明不明牌不知道,但朋友不跟你說不會有任何損失,而他也沒跟你收取傭金,因為他是希望獲得友情,並希望你下次有明牌也回報給他。這就是人脈。
遊戲中把兩者合而為一,如果藉由交易的方式轉手一件標的,雙方都會獲得「友情徽章」一枚,及雙方談定的報酬。
而這友情徽章可以做什麼呢?記得遊戲的目的:財富自由並完成夢想吧。
遊戲中有很多夢想,但一個人通常只有一個夢想(除非你很有錢),但要達成夢想,需要的可不是只有錢而已。
舉例來說我夢想如果是環遊世界,也存夠了錢可以付旅費,但找不到合適的導遊就無法成行,因為沒人會把這麼長時間的旅途,賭在一個品質未知的導遊上面。
同樣的,如果我夢想是拍電影,但一個導演編劇都不認識,我的夢想之路可能也是困難重重。
在遊戲裡一樣有這種,有錢還不一定可以完成夢想的設定。在財富自由圈上,除了有各種高階的投資機會外,更多的是各種夢想。
但有些夢想不是你想要的,例如你的夢想是買下一座小島,那認識了一個導演對你的夢想就沒有任何意義。
在「財富自由圈」上,只有剛好踩到你的夢想格,才能用錢買下你的夢想。但在蹉跎之下,年紀也會漸漸變大,完成夢想的時間也越來越少。
這時之前在「朝九晚五圈」累積的人脈就派上用場了,使用一枚友情徽章就可以重擲一次骰子,就像現實生活中認識更多的人一樣,就更有機會找到你夢想的key man。
投資風險
投資有賺有賠,不管你選擇哪一種投資,總是會有意外發生,例如房產的租金銳減、或是加盟事業的股東收入減少等,另外也有市場發生了搶購風,這時就可以用高於購入價的價格賣給別人。
任何投資都有風險,遊戲裡已經把風險的等級降低了,與現實生活比起來,遊戲裡的風險不會讓你破產,但會大大拖累你財富自由的期程。
現實生活的確有很多人是靠單一標的就能財富自由的,事實上你在遊戲裡也可以這樣做。
但我們希望的,是從遊戲中獲取我們的最優解,遊戲中你會很輕易發現,當所有投資集中在一起時,可能只是升個息就讓你離財富自由遠了好幾步。
所以我們要做的是,把投資標的適度分散。不只是股票要分散投資,其實所有的投資都是那句老話:雞蛋別放同一個籃子裡。
另一種事件卡,是市場對某種標的很熱中,這時你可能可以用2倍的價格把資產拋售給市場。
很多人會捨不得,因為這個標的可能貢獻目前現金流的一大部分,但最容易財富自由的人,都是捨得把標的賣出去的。
因為現金還是能讓你購買其他標的,而這些標的一樣會為你孳息。
你發現了嗎,其實只要多一層思考,就會知道這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,如果是2倍的價格收購,即使你原來是15%的完美標的,換成兩個同價格的8%配息的標的(最雷標的),你還是多賺了1%。
這也帶出江湖那句老話:人多的地方不要去。別看這只是個遊戲,現實生活中就是會有很多人願意有2倍購買投資標的,這在去年行情正好時大家應該見過不少。
對賣方來講是穩賺不賠,那對買方來講呢?
你一定猜到了,對買方來說「市場追捧」常常是個陷阱,會讓你只看到背後無窮的獲利空間,卻忘記投資的基本是孳息。
保險
這遊戲還有保險的設計,購買保險是滿大一筆負擔的,相信許多人看到都會猶豫不決,不過你只要有過一次經驗,相信你會同意保險是很必要的開銷。
年齡(遊戲回合)
遊戲的進行是依年齡來計算,到75歲時算是遊戲結束,這時如果你已經達成夢想就是贏家,特別的是遊戲並非以玩家進行的回合而計,而是依實際的時間,每五分鐘就是會長大五歲。
這樣的設計除了方便控制時間外,也是還原了每個人在同樣的時間裡,決定的品質與速度同樣會影響結局。
你如果都慢慢做決定,雖然可以把投資報酬率算得很清楚,但五年的時間可能做不了幾個決定;反之你可以以量取勝,但時間就被壓縮掉了。
理想狀況當然是評估得又快又好最吃香,但實際情況很難兩者兼顧,更何況還要考慮跟你同桌的人,他們不一定會照你的節奏玩遊戲。
結語
可能有人會問,現金流有這麼重要嗎,股市裡不是看年化報酬率嗎?
報酬率固然重要,如同我們前文介紹的,遊戲裡也有許多巧思幫助你思考。但現金流更是重中之重。
大家應該聽過股市名言:本多終勝,一般會認為是有錢人做什麼都比較厲害。但我的理解,本多終勝的「本」不是本錢的本,而是現金流的意思,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現金流多的人就可以在股市中取得優異報酬。
現金流代表的是一種安心,代表你當下不需要從股市提款,換句話說,股市的漲跌你完全可以視而不見,而這是幫助你挺過下跌的,不可或缺的穩定力量。
現金流是一種保障,人生總會有些意外,可能是一場車禍奪走你的積蓄,也可能是一段時間的求職不順,如果有穩定現金流,可以讓你保有韌性。
現金流也是增加報酬的加速器,在股票下跌時,有穩定的現金流代表你可以低點加碼,在熊市時甚至可以幫你增加50%以上的報酬。
現金流更是你邁向財富自由的鑰匙,沒有現金流不用談財富自由,即使你的本金已經足夠你用4%法則提款足夠的生活費,但我們投資都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不是嗎?趁退休前藉現金流累積本金,以利日後能過得更好。
雖然我們知道現金流的重要性了,但很多時候還是需要經驗的累積才能運用自如。
小時候玩格鬥天王或快打旋風,沒有人是拿著招式表背完才上場的,一定是背幾個就先上去用用,等用熟了再背幾個,也就是把知識與經驗融合起來。
我們也都知道時間的複利是很驚人的,太晚開始累積財富,可能連安穩退休都會成問題。
那問題來了,錯誤的投資反而會有反效果,我們要怎麼儘早開始投資,又能快速、安全的累積經驗呢?
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如此推薦《財富自由》這款遊戲,遊戲用超現實的背景設定、職業的巧思、資金的運用、報酬的計算、風險的具象、人脈的體驗,都能讓你與現實投資連結。
在遊戲的過程中,你玩的不僅是自己這個角色,在別人經歷選擇時,遊戲也非常注重把卡牌唸出來,這樣你就知道別人遇到什麼機會,做出什麼選擇,等於經了別人的經驗。
不管你是投資小白或是股海老手,也不管你有沒有桌遊經驗,都能在遊戲裡獲得知識與經驗,而且還能獲得樂趣。
如果對這款「財富自由」桌遊有興趣,歡迎使用我的折扣碼:stockwich,在官網購買結帳頁輸入後,記得確認右邊有顯示折價券,會免費加贈隱藏職業卡1份(市價39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