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財懶螞蟻:備而不用的緊急預備金

生活中有些機率不低,同時金額也不高的意外,例如家人有人車禍骨折了、車子被自己撞凹了一個洞要鈑金、養的寵物突然生病要住院等。

這些狀況如果都要靠保險公司,那你的保費通常會滿驚人的。

保險公司也是要賺錢,所以如果能力可以負擔,儘可能不要靠保險公司轉嫁風險。

例如上面講的花起來都不會超過5萬,有在理財的大多數人都拿得出來,這種風險就自己扛吧,就像自己當小型保險公司扛風險賺保費。

但另一個問題是,我們的錢可以放在股票、債券、房地產,除了不能想拿就拿以外,如果價格有波動時拿錢也可能會有額外的投資損益。

同樣需要5萬元,在股市大漲50%時只要賣出比較少股票,反之大跌時可能要賣到2倍的股數才能拿到。

大漲賣出當然是賺到,但大跌時賣可就虧大了。

我們希望讓投資能穩定成長,理財的目的就是知道怎麼做才能剛好達到目的,大漲時發生意外雖然付得少一點,但仍然對資產的所損傷。

我們無法預估人生中有多少小意外,更重要的是,我們無法承受大跌時又發生意外的損失,所以最好另外準備一筆緊急預備金。

所以緊急預備金的重點是要隨時想拿就拿又要保本,台灣的選擇大概就只有定存比較適合一般人。

準備的額度則是6個月的生活費左右,視你的工作穩定度增減,因為我們擔心的另一個風險是失業。

在景氣好時大家不太會想到失業,但如果景氣大壞時問題可能就冒出來了。

而且你可能也想到了,景氣大壞時股票很可能也下跌,不是賣股的好時機。

所以如果你是公務員、老師,緊急預備金準備個20萬,大概三個多月的薪水就可以了。

反之如果你是業務、專職作家、自媒體創作者,緊急預備金準備一年生活費也不為過。

當然,這筆錢放在定存利息低得可憐,隨便就可以想出一堆獲利空間更大的方式,買美債、中華電信之類的。

但我認為這些標的穩不穩、流動性多好都是其次,緊急預備金最重要的是要獨立於其他投資的特性。

岔出來講個小知識,你知道90%螞蟻努力工作的時候,有大約10%的”懶螞蟻”都在閒晃嗎?他們其實不是閒晃,只是保存體力等到危機來臨時,才能以最快速度集合,這是螞蟻群的分工。

正常狀態下,你的財務規劃不會因為這幾十萬的緊急預備金改變,更不會因為你投資的報酬多2%而影響多少。

但在極端狀況下,如果緊急預備金出了問題,不管是領不出來還是大幅貶損,而你又正巧出了意外,那反而會是財務規劃的一次重擊。

所以前面講到把自己當小型保險公司,這筆緊急預備金就當成被「保險公司」收走了,你也不要去操心收益如何,反正也是「保險公司」賺走的。

我們理財的目的是用剛好的錢達到合理的目的,緊急預備金的功能是讓這過程更平穩一點,就像「懶螞蟻」一樣,平時覺得這些錢閒置、沒用都沒關係,關鍵時刻可以發揮功能就好。

三明治先生
三明治先生
文章: 8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