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《人生準備40%就先衝》但要記得踩煞車
看謝文憲憲哥這本《人生準備40%就先衝》就像在看故事書,把憲哥的人生歷練系統化整理出來。
書裡有他認為重要的五大心法,分享是:
有40%把握就先衝的判斷法
三點不動一點動的決策模式
用時間與與專業對抗壓力與恐懼的槓桿原理
「三不四人」的人生轉機
掌握(A+B+C) X =成功裡的 X 關鍵變數
這幾個心法你大致都可以從字面上了解意思,只是之前沒人點過你而已。以我自己來說,我知道不用到100%把握就要衝,而且有時候越快越好,但一直卡在第三個心法,被恐懼困住過不去。
在很多人的鼓勵下,我慢慢發現自己其實有專業,也才敢開始做財務諮詢,這個過程也與憲哥講的槓桿原理不謀而合。
但我很喜歡的是裡面「三點不動一點動」的決策模式,我也有玩過幾次室內攀岩,這個名詞還是認識,但應用到人生倒是我之前從沒想過的。
這個心法是指在轉職前先列出你最在意的四個工作條件,例如工作型態、內容、薪水、職位、交通、時間等等,然後只選擇其中一項去改動。
例如你原本是採購人員,要去當總務主管,不只是內容改了,職位也改了,就不符合「一點動」的原理。
最近也覺得自己把太多事都卡在一起,工作職位換了同時諮詢的服務也在推廣,還好工作內容還是原本熟悉的領域,有點像攀岩時有些比較高難度的地方要飛躍過去,首先要踩得夠穩才能放雙手,否則就準備掉下來吧。
但換個角度想,我當初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,是還好我本來工作上的知識累積的不錯,否則這下可就要摔得粉身碎骨了。
除了這五大心法以外,我也很喜歡書裡一句:「值得做的事、未必值得非常認真做,要考慮機會成本。」
我們很多時候看了這類成功學的書,會覺得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門。
但其實反而「放棄」才是成功之道,你不能所有成功都想要,又要事業成功又要人際、家庭、休閒生活,因為你一天的心力就只有這些,不可能面面俱到。
但運用82法則的話我們可以思考,有沒有什麼事是用20分的力可以達到80分的效果,如此一來你可以把許多事做到80分,然後集中心力衝刺你最看重的那件事。
例如孩子可能最需要你睡前跟他們唸個故事,就可以接受你假日還得加班;同事可能不需要你噓寒問暖,只要工作上夠公道不要推工作就會欣賞你這個人等等,這些都可以是用20分的努力達成80分效果的例子。
很多事最後會相輔相成,例如事業成功賺很多錢,你的休閒生活肯定就可以得到提升,或是人際或家庭關係經營得很好也可能幫助到你事業。
這本《人生準備40%就先衝》裡有五大心法幫你找到「衝」的方向,而且也有一些用人生經驗換來的寶貴提醒,適合在事業上正要衝刺,或是倦勤想換工作跑道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