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提問力》關鍵在用心聆聽
這次歐陽talk書秀介紹了《提問力》這本書,作者朱楚文是主播,提問是她的工作,雖然專業度不在話下,但也讓人懷疑這本書對一般人有什麼幫助?
正好最近在看《人性的弱點》這本經典書,書裡就講到大家都喜歡講自己的事,所以好的提問不只是主持的必備技能,更是人際交往的關鍵。
問出好問題可以延續話題,更可以讓人對你印象深刻。
而什麼叫「好問題」呢?書裡提出了「LIRA原則」,分別代表確認邏輯、延伸問題、建立關係與合適對象。
我認為這四點都指向同一個特質,那就是對對方感興趣,專心聆聽他說的內容。
但當然你知道怎麼聊天,別人卻未必像你一樣精通或用心,所以總是會遇到突發狀況,主持時是這樣,任何工作也偶爾會遇到吧。
舉例來說,我們在工作討論、推銷時會先兵棋推演一下,預想一下對方會怎麼回答你的問題,但你想了三種可能性,對方卻總是會講出第四種。
如果遇到這種情形該怎麼辦呢,還是同一個邏輯,對對方說的感興趣,專心聆聽他的內容。
你一定要用邏輯去整理他的觀點,並與對方確認,有時候我們自己講完話,也會擔心對方聽不聽得懂,但同時如果對方完全曲解你的意思,也會覺得被冒犯了。
用提問的方式就是一石二鳥的策略,既可以表現出你對他的真意有興趣,同時就算理解錯誤也很容易被原諒。
這本《提問力》光看書名我是沒什麼興趣的,但聽完整個說書後,覺得這是很值得一看,而且很重要的技能,推薦大家一定要去找來看看。
另外每次聽歐陽老師說書都會出題目,這次的題目很有意思,推薦給大家一起思考一下。
假設你今年可以任選一個人來訪談並問他一個問題,你會選誰?會問什麼問題?
這個問題讓我思考了很久,最終想到一個我一直很好奇的人選。指數投資之父約翰伯格(John C. Bogle)……的兒子。
約翰伯格致力於推廣指數投資,並常常抨擊基金經理人收取高昂的費用,卻未必能提供良好的服務。
而他的兒子John Bogle Jr.正是基金經理人,而且收的費用並不低,我在《檯面下我是這樣投資》看過約翰.伯格還是投資了這檔基金,不是因為這檔基金表現多好,而是因為那是他兒子。
而我更好奇的是,小約翰.伯格是怎麼樣選擇當基金經理人的呢?是不是有某部分是想向父親證明自己,或是父親在極力推廣指數投資時,讓兒子產生了些許的反感呢?
我回答完我的答案了,你想好你的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