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時候孩子的「不懂感恩」其實是父母害的

什麼時候你會嫌孩子不懂感恩?八成是精心安排了行程,找了孩子最愛玩的景點,開了幾個小時的車帶孩子出去玩,結果發現他根本不喜歡這個行程吧。

說也奇怪,越精心安排、越量身訂做的行程,孩子反而常常會出乎父母的意料,表現出沒什麼興趣的樣子,讓父母的用心好像打了水漂,不禁惱羞成怒了起來。

禮拜五我就帶孩子去了海生館,他們上次去也才一年多前,弟弟看到鯊魚開心到不行,回來還買了一個手環愛不釋手。

這次一早六點就出門,一路開了三個半小時到海生館,結果兩個小孩也不能說不喜歡,但就是好像少了點什麼,也許是因為第二次來少了新奇感,也許是暈車的關係。

說不失望是騙人的,畢竟開了這麼久的車,過年的住宿也花了不少錢,結果看到他們與自己預想的反應有一點落差。

就會覺得說,帶你們出來玩,怎麼館內的設施你都沒什麼興趣,反而在吵著要買冰淇淋買飲料,就會脫口而出說這麼不想玩的話我們下次不要出來玩了。

仔細想想,我小時候好像也聽過類似的話,也許父母當時也是這種想法吧。

但我後來轉念一想,調整了一下做法,六日實驗下來,發現問題很可能就出在父母身上。

是這樣的,我一早起來開車,開了三個小時沒碰手機,當然下了車終於有機會用到手機時,有一些東西要處理,不管是逛論壇、玩遊戲或是或FB等等。

然後這個行程說真的,就是為了小孩開心,海生館我光帶他們來也不下五次,館內會看到什麼大概也都知道了,所以對我來說,看這些海中生物不是我的重點,反而是希望這些東西可以讓他們開心,我才能喘口氣多滑一點手機。

我相信許多家長都是一樣吧,帶小孩去公園、花錢去某些景點,目的都是可以放生小孩一段時間,好滑一下手機。

但我相信這些行為孩子都看在眼裡,你對這些景點沒興趣,常常他們也會興趣缺缺。

禮拜五晚上我思考了一下,隔天我們去義大世界,這也是完全量身訂做的行程,其實我什麼遊樂設施都不想玩,太刺激的不敢,其他的設施又覺得無聊。

但我決定除了設施以外,在帶他們看一些秀時營造一些儀式感、沉浸式的體驗,方法就是自己也投入其中。

舉例來說,很多秀在看的時候不是會拍手打節奏嗎,我打得比他們還熱烈,有獎徵答時我陪他們想答案,鼓勵他們拿獎品。

我覺得真的有差,本來哥哥已經小三了,正是酷酷的年紀,也不太會跟表演者互動,但幾場秀看下來,不只小貼紙拿了好幾張,還上台去客串演出。

我們最後雖然什麼設施都沒玩(一方面是我不敢玩),我原本想的是讓他們玩一些設施,大人可以趁機滑手機,但後來其實都在看秀。

雖然這不算是一般小孩會喜歡的行程,但我覺得就像大人安排行程,也是為了小孩開心,我相信親子關係裡,小孩也會因為父母開心而開心,所以在走這些行程時,就算演也要演得自己很樂在其中,小孩也會因此而喜歡這些行程。

那天晚上哥哥跟我說,他還想再來住這個飯店,我好奇問他說你喜歡什麼地方?

我是真的好奇,因為雖然我們住義大裡面,但他們三點多就回飯店不想出門了,然後飯店也不是特別豪華,樂園裡的行程好像也不是他們會喜歡的。

哥哥回答不出來,但我想肯定是因為他們回飯店後,我跟媽媽還可以去購物中心逛街,所以他也特別喜歡這樣的行程吧。

今天回程去了四草綠色隧道,本來他們對坐船看植物也沒興趣,但我不顧他們反對堅持要去,其實不是因為我真的想去,而是我認為這個行程他們會喜歡,所以先表現出我真的很想去的樣子,果然也奏效了。

下次帶孩子去玩時,精心安排適合的行程固然重要,在過程中營造的「儀式感」也不能少,否則孩子也會跟你一起興趣缺缺的。

三明治先生
三明治先生
文章: 8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