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情與財富的抉擇:從追逐金錢到活出意義

延續之前那篇關於熱情的文章,簡單來說就是我認為不管你是有改變世界的志向,或是為了改變自己生活而努力工作,我們人生追求的是讓自己或世界更好,從改變中獲得更大的熱情,這才是值得追求的事物。

從人生的角度來看,許多人中了樂透後反而失去方向,雖然我也常幻想自己中樂透,不過我認為當你突然得到你想得到最多的錢時 ,努力方向就得轉向其他地方,否則無法改變生活。

但除了努力工作賺錢以外,許多人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再改變自己生活,因此中了樂透反而是關上努力的道路,也因此才會讓人失去方向。

同樣道理,投資理財上,有些人喜歡自己研究找出好股票,他們一輩子都可以因為選股技巧變好,或是資產持續增加而獲得熱情。

但如果你是跟明牌、飆股時呢,熱情的來源是賺到錢,而且可能是短時間翻了好幾倍這種速度,這支飆股結束了,下一次又要去哪追尋熱情呢,可能是要找下一支飆股吧。

但跟明牌要跟到飆股談何容易,我甚至可以斷定都是靠賽的,要連續賽到兩三次根本不可能。

就算就算,讓你連跟到好幾次飆股,資產累積了好幾千萬不愁吃穿,那這跟中樂透有什麼兩樣嗎?

就像退休人士就知道,他們認為重要的是退休後要做什麼。發財當然很好,但發了財以後要做什麼才是重點。

我不認為靠賺錢可以長期獲得熱情,原因有三個:

首先是賺錢是無止盡的,月入100萬的人會想賺到150、200萬,就像報酬率100%的人還會想賺200%一樣,但數字越高會越困難。

再來是人需要的錢是有限的,最後賺錢的熱情來源可能是與別人比較,逛過FB的都知道這只會帶來失落。

最後是雖然大多數東西都可以用錢買到,但當你賺到很多錢以後,眼光會放在那些錢買不到的東西。

在年輕的時候因為缺錢,看著高不可攀的房價與年年調漲的物價,會想努力多賺點錢很合理。

但我們同時也會低估了「錢」自己賺錢的力量,40歲以前如果存到200萬,65歲退休時可能會累積1300萬左右,這筆錢可以帶來每年50萬以上的被動收入,對大多數人而言已是足以安穩退休的收入。

看到這個數字是不是覺得,財富自由離自己不再如此遙不可及了呢?

同樣的,財富自由沒那麼困難,但財富自由以後要做什麼就需要思考了。

我更建議錢的部分只要夠用就好,經由妥善的理財規劃,使用指數投資定期定額,把時間省下來培養你的熱情。

這個熱情來源可能是某種興趣,或是與家人相處獲得「記憶股息」,也可以像我一樣在網路寫寫文章,讓錢做他的工作,你好好做你的工作。

三明治先生
三明治先生
文章: 8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