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數投資是不得不的好選擇

閱讀時間: 少於 1 分鐘

蒙格說過,幾乎所有投顧公司都跑不贏指數基金, 而它們落後的地方,正巧等於他們調整投資組合而產生的成本。也就是費用沒少收,貢獻卻幾乎為零。

這位智者講話一直都很犀利,或許很多人會想舉出某個基金在一段期間內勝過指數的例子,但其實在投資上,重點不是「誰」可以打贏大盤,而是「你」有多少機會選到,「他」又多冒了什麼風險。

舉例來說,約翰.柏格的研究顯示,過去20年內有96%的股票基金跑輸大盤,代表你選到贏家的機率就4%,或許你運氣很好選到了,但也改變不了這是鳳毛麟角的事實。

有些基金報酬率看起來不錯,是因為他加了兩倍、三倍槓桿,而且遇到多頭,或是他裡面放了一些衍生金融商品,然後又遇到適合的時機。

例如QQQ因為這三年是科技年,所以不論你拉多長的區間,大致都有超過15%的報酬,而三倍槓桿的TQQQ就有超過35%以上,這兩者的差距就是因為槓桿,而槓桿會讓你多冒風險應該不用我多說。

這支還算看得懂的,如果你只用報酬率來選,還有一堆附選擇權或其他大宗商品的,這些商品就連我都不知道他們在什麼情況下會出問題,除非你搞懂了,否則還是別輕易嘗試。

選擇基金或ETF如此,對個人來講也是如此,重點不是「誰」,哪個網路大神,或你身邊的誰投資很成功都不是重點,重點是「你」有多少機會。

「你」身邊難道不是一大票還沒靠投資致富的人嗎?「你」有同等的知識與努力嗎?從理性的角度思考,你認為自己有多少機率投資成功呢?

另外那些投資成功的人,他們狀況跟你有一樣嗎?他們是不是用槓桿放大操作?是不是買一些你看不懂的衍生性金融品?還是家裡有得靠不怕倒?你本金有跟他們一樣多嗎?

以我來說,我沒有家裡靠,房子要自己買、還有一家四口要養,所以我不能倒,雖然槓桿不是毒蛇猛藥,但我就不太敢用,衍生性金融品沒時間研究所以也只能PASS,買完房子本金歸零,從薪水慢慢存下來。

這種情況下,投資還有什麼選擇嗎?

再想想身邊有多少人還沒靠投資致富,問報酬率是沒意義的,首先是對方可能會高報灌水,另一方面,我們要的不是高指數幾個百分點的方式,除了運氣因素外,熟練度、知識可能都會影響報酬,最後跟指數也差不了多少。

因此這個方式不只要好,還要足夠好,所以就看身邊誰靠這個方式致富的,你再想想你主動投資成功率有多少。

你會發現你沒什麼選擇,不過幸好這個選擇不算差,把錢放到指數ETF裡面,經過個30年你一定會變有錢。

而這30年的時間,正好讓你用來衝刺事業,說不定你也可以成為本多終勝的投資人。再不然你還可以好好經營家庭與興趣,這樣你的老年生活更可以高枕無憂。

三明治先生
三明治先生
文章: 654